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 7. 丰一吟之父丰子恺:潜移默化地影响

7
丰一吟之父丰子恺:潜移默化地影响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始终如一地严于律己,凡事率先垂范,就会给孩子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会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敬,因为父母本身的言行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这一点,丰子恺做了很好的榜样。
丰一吟,1929年5月生于浙江省石门镇(今属桐乡市),著名学者、画家、翻译家。1943~1948年就读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应用美术系,1985年先后担任上海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1986年加入上海翻译家协会,1994~1996年分别赴新加坡、菲律宾、马尼拉、马来西亚槟城,为佛教做慈善事并举行个人书画义展。1996年任浙江省金华县丰子恺研究会名誉会长,主要从事丰子恺研究工作,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他的漫画作品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凡事率先垂范
所谓率先垂范,就是说父母要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语言,为孩子做出表率,树立模仿的良好榜样。丰子恺非常懂得凡事率先垂范的道理,并且也一直在实践着。他不但要求孩子做任何事都要认认真真,而且对自己更是要求严格。
他写的稿子字字工整端正,从来都不会敷衍了事,涂改掉的地方就涂成一片,而不是随手一抹。他从来不让孩子随便乱放东西,他要求,东西用完后,必须放回原处。他是这样要求孩子的,而自己更是给孩子做出了榜样。所以,在他的房中,每样东西都一直放在固定的地方,想要找什么东西,很容易就能找到。后来,丰一吟也体会到了“物归原处”的好处,也渐渐养成了习惯,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丰一吟在《回忆我的父亲丰子恺》中这样写道:
失去父亲后,我好比失去了一棵庇护自己的大树,从此必须自己另栽树苗。于是,与外界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只有在这时候,我才体味到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认识到父亲的许多优点,才理解到我们从他身上受了哪些教育。
丰子恺凡事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率先垂范的同时,也把做人处事的道理都传输给了孩子。
马克思曾说:“你可以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影响孩子,可最好的方式还是你的行动。”孔子也曾说:“欲教子先正其身。”孩子生下来时就像一张白纸,他身边最亲近的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他的脑海留下深深的印记。无论举动是好是坏,都会给孩子一种示范作用,好举动好示范,坏举动坏示范,正所谓“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
日本著名教育家井深大认为,父母的言行是子女最好的教材,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要让孩子进“一流”幼儿园和“一流”学校,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使孩子在“一流”家庭里接受熏陶。孩子天性好模仿,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懂得并做到率先垂范,让孩子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子点睛:
对孩子来说,父母本身是一种教育因素,这种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在无意之中发挥的,但这种影响作用也是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所以,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最为重要的事就是父母要做到率先垂范。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的率先垂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最重要、最高超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