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人为骄傲
董建华经常说:“我觉得我爸爸对我最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他有爱国爱民族的情怀。他的这种情怀深远地影响着我,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每当说到这样的话时,董建华的神情就会情不自禁地凝重起来。
董浩云始终教育儿子要以做中国人为骄傲,这对董建华的影响很大。当年,董浩云把董建华送人读中文的中学,为的就是让他学好中文。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社会掀起阵阵种族歧视的恶浪,而此时,董建华正在美国工作,他赶上了这一股恶浪。当时,在美国的一些华人也受到了这种恶劣政治气候的影响,产生了自卑感,甚至不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宁肯说自己是日本人或新加坡人。而那些拿到“绿卡”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同胞面前又摆出高人一等的样子。这些现象对年轻的董建华产生了冲击。
出于生活与工作方便考虑,董建华曾请求父亲出面,为他办一张“绿卡”。董浩云听了非常生气,他对董建华说:“不管给什么籍,我们到底还是中国人。个人没有作为,什么国籍都没有用,都没有人看得起。”对于儿子的请求,董浩云坚决不同意。
董浩云教育董建华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自己的行动更能教育人。董浩云的企业做得很大,他与美国上层建立了密切的关系。美国前任总统卡特、里根、尼克松、福特在入主白宫后,都约请过董浩云共同进餐,个人关系也非常密切。他们曾建议董浩云加入美国籍,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董浩云与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的私交也很好。他们也曾像美国人一样,积极游说董浩云加入英国籍,并授予他爵位和“太平绅士”的称号,董浩云也一一婉拒。他私下对朋友说:“拿了外国人的护照,外国人仍然把你当中国人,何不直接以中国人的身份,将来有什么成就,都是中国人的事。”
不可否认,“以中国人为骄傲”,这是董浩云的座右铭,也是董建华的座右铭。
有关教育专家说,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成年后弥补,但是,他的思想道德品质却一定要在小时候养成。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应该丰富、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而让孩子“以中国人为骄傲”正是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孩子的道德情感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命运,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否后继有人。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否“以中国人为骄傲”与学习没什么关系,只要把学习搞好了,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可以想一下,孩子如果不“以中国人为骄傲”,他就不会热爱自己的国家,也就不会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那么,他的身上就缺少了一种前进的动力。如果他只为了考高分、读大学、挣大钱而学习,就会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脱节。
纵观历史,众多的成功人士,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一颗“以中国人为骄傲”的心,由这颗心生出来的是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远大的报国志向,否则,他们也不会成就一番事业。
教子点睛:
父母一定要加强对孩子道德情感的教育,首先要从“以中国人为骄傲”的爱国情感做起,不要让孩子崇洋媚外。因为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光辉灿烂的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都应该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继续推动社会向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