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 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李嘉诚深知,温室里的幼苗是不可能茁壮成长的,所以,他就带孩子去看外面世界的艰辛苦,带他们坐电车,坐巴士,又跑到路边报纸摊,看小女孩一边卖报纸一边温习功课。
每逢星期天,李泽钜斯坦福大学两兄弟一定会跟着父亲到大海里畅游,然后上演一幕压轴好戏。关于压轴戏,李嘉诚这样说:“他们一定要听我讲话。我带着书本,是文言文那种,解释给他们听,然后问他们问题。我想,今天他们亦未必看得懂,但那些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经验和做人的宗旨。”
其实,与大多数父母一样,李嘉诚也希望把孩子培养成龙,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丝毫不敢马虎,他把李泽钜两兄弟一起送进了香港的顶级的名校——圣保罗男女小学,目的是让他们接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
但是,与大多数父母所不一样的是,李嘉诚不愿让孩子生活得过于安逸,他要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而不仅仅是品味到其中的甘甜。所以,在很小的时候起,李泽钜两兄弟就感觉,自己与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经常与父亲一起挤电车,上学也是这样。
为此,兄弟俩还常常感到奇怪,因为别的家境富有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父亲却很少让家里的司机接送他们。于是他们就向父亲提出了疑问,李嘉诚温和地向他们解释说:“在电车上能接触到许多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业者的艰辛,可以看到平民大众的生活。只有经常与他们在一起,才能体会到任何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这些都是坐在私家车上无法得到的。”
事实正是这样,透过自己童稚的双眼,小泽钜已经看到,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单纯、那么简单。他看到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一个人挤电车,小小的身子在一群大人堆中困难地向前挣扎;他看到一些愁容满面的大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也许他们每天都是这样,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整天不停地辛劳奔波……
此外,李嘉诚也不怎么给孩子们的零花钱。有时候,李泽钜兄弟俩就怀疑,自己的父亲是真的像其他人说的那么富有吗?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地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圣诞节或其他节日收到一份丰厚的礼物,他们只是非常幸运的少数人而已。而他们的幸运来自于父亲的双手与汗水。正是凭着一股韧劲,他们的父亲在困苦的战乱年代,在十几岁时,就担负起养活兄弟姐妹的重担,再加上勤奋与好学,他们的父亲才拥有了现在的成就。
其实,李嘉诚不仅仅是教育儿子在生活上不讲求奢华,一定要克勤克俭,而且,他还要求他们在事业上一定要诚信经营,注重名誉。另外,他也特别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不要有占任何人便宜的想法,而要时刻为对方的利益考虑。
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受用终生的财富。1964年,著名教育家吴玉章也曾让自己的孩子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他指出:“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以为最主要的是爱与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子女适当的爱,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一个人只有通过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才能担当“大任”。这在今天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教子点睛: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说:“轮曲糅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在这里,欧阳修借比喻说明,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砺,才能立业成才。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这是从古至今智慧的经验总结,但愿每一位父母都能让孩子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