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孩子
周弘认为,做父母的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应该给予孩子力量,必须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不停地为他鼓掌欢呼,为他“加油”。也许学会赏识,正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
一个“行”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因为它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其实,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周婷婷的两个好朋友跟周弘谈心。一个叫杨雨的女孩说,她爸爸非常希望她考试得100分。有一次,她总算得了100分,便一蹦一跳地回家告诉爸爸:“好消息,我终于得100
分了!”
爸爸露出了欣喜的神情,“哪一门?”杨雨“自然”两个字还没说完,爸爸的表情立即就不自然起来:“走,走,走,我看见你就心烦。”她感到很委屈!
还有一个叫郭丽的女孩,爸爸妈妈总是抱怨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一次,她咬咬牙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别总看不起我,我也有一门课经常得第一!”
“你还有第一?”妈妈表示怀疑。“当然了,我的劳动课经常能得最高分!”“亏你还说得出口!我看你将来就是扫马路倒垃圾的料。”郭丽睁着一双困惑的大眼,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
可见,一些父母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孩子的心态。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说:“您的孩子并不是您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之火的儿女;他们通过您来到人世,却不是您的化身;他们整天和您生活在一起,但并不属于您。”
周弘说,虽然孩子们总是笑嘻嘻的,但他的内心也有一个悲惨的世界和一个希望的世界,它们一刻不停地厮杀着、搏斗着,焦点无非就是“我行”还是“我不行”。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力量,让孩子看到你,他就浑身充满了力量;要培养孩子“一千次被打倒,也相信自己第一千零一次能够站起来”的胆量和气魄,使他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提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地尊重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潜力都是巨大的。不可否认,中国父母的爱心最博大、最深沉,可教育的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也许只有赏识才能打开孩子的潜能之门!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欣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积极的心态欣赏就是赏识,也就是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一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表扬,赏识的标志是“行”,而不是“奖”或“罚”,赏识就是“看得起”。
要在赏识孩子的同时,主要严格要求孩子,及时指出孩子所犯的错误和各种不足。告诉孩子改正错误和修正不足的方法,并在孩子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及时给予孩子赏识。
教子点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动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孩子就是在一个个成功中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的,而赏识正是催促孩子奋进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父母,要重视赏识孩子,学会赏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