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墨子公开课 > 万事莫贵于义

万事莫贵于义
【原文】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
【大意】天下万事之中,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可贵的了。
墨子对于“义”的理解与先秦诸家是颇有不同的。墨子给“义”所下的定义为“义,利也”,将物质利益作为“义”的内涵。但“利”又有私人之利和万民之利的区别,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利”都可称为“义”呢?对此,墨子进一步界定了“义”的概念,指出“义者,正也”,认为“义”是“正”,是正义之利,也就是有益于他人之利,将那种个人之利排除在“义”之外,从而与那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划清了界限。墨子的弟子胜绰因为贪图个人利益而未阻止齐国侵略鲁国这种不义的行为,墨子斥责他是“禄胜义”,批评胜绰的“不义”。由此不难看出,墨子所谓的“义”就是指有利于他人。墨子将“义”与和氏之璧、隋侯之珠、三足六耳的九鼎这些天下诸侯们所称道的“良宝”作了一番比较,指出这些诸侯所谓的宝物并不能起到富国家、治刑政、安社稷的作用,而唯有“义”才能做到这些,所以“义”才是真正的“天下之良宝”,并因此而强调“万事莫贵于义”,指出“死生利若,一无择也”,认为苟有利于天下,则生不足重,死亦不足惜。墨子亲自以“摩顶放踵”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墨家弟子为了行“义”,要有超越生死、粉身碎骨的无畏精神。而墨家弟子也没有辜负墨子的期望,当真做到了为“义”而舍生忘死。一般的人认为天下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而墨子却认为生命在“义”的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只有“义”才是最为重要的,“万事莫贵于义”。
在当今社会,墨子的“贵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样显得弥足珍贵。
社会的改良和进步,也取决于每个人对别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你的成功如果只给你一个人带来利益,而对别人、对社会没有丝毫奉献,那也就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成功的终极意义不在于个人生命的幸福和利益的巨大。个人不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群体,不能离开由这些群体所构成的社会: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他人、社会给予评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能脱离集体、社会;个人必须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做出贡献,奉献自我。一个人只有当超越自己生活的狭小圈子,热心投入到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宠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从来没有开心地笑过一回,常常愁眉紧锁,郁郁寡欢。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让王子快乐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宫里的金银财宝你随便拿。”
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密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走开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依此去做,不久,他果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少年。
小故事蕴藏着大道理,它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生活得有意义,有快乐,有丰足感,是因为他能奉献,而不是处心积虑地想要占有。奉献给人一个实现自我的空间,因为他知道要努力工作,为社会服务,他知道要肩负一个帮助和安慰大众的使命。在朝着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实现自我的空间。
只要你敢于在行动上奉献自我,你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如果你养成奉献的习惯,你就会拥有心灵和财富的富足。
假若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无偿地给予别人服务和帮助,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受全世界敬仰的德兰修女,和英国平民王妃戴安娜提并论,但她们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类型。德兰没有戴妃的风华绝代,她个子瘦小,相貌普通,但她有的是一颗美丽的爱心。戴妃在卫生、安全的医院里和艾滋病人握手,会有记者拍下照片刊登在报纸杂志上,别人称赞她的爱心;可德兰却不知多少次在污秽、肮脏的街道拥抱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甚至周身流脓的垂死病人,把他们带回自己的住处,照顾他们,安葬他们,让人们享受她的奉献。
很多人一谈到德兰修女,都说她是个伟大的人,和她相比,自己实在太渺小了。可德兰修女却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件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