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谐音幽默法
运用谐音法,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宋朝时有个人喜欢咬文嚼字,动不动还咏诗作赋。后来,他听说欧阳修擅长作诗,心中很不服气,就想去看个究竟。走到半路上,他看见一棵死树,诗兴大发,吟了两句:
“门前一古树,两股大桠杈。”想再吟下去,却再也想不出词儿来了。
正巧,欧阳修从后面来了,就替他续了两句:“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这人回头一看,是个老头,就说:“老伙计,想不到你也会做诗。那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欧阳修,看他有多大能耐。”
于是,他们便一同上了路。在一条河堤边正好有一群鸭子跳进水里,那人便吟道:“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欧阳修听了,便又续了两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后来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舱里又做起诗来:“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便又帮他续上了两句:“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谐音幽默法在现代交往中也非常有用。
某日,王强带着11岁的儿子捧着一盒包装精美的糖果登门造访一位朋友。临走时,坚持留下那礼物,说:“根号2啊,收下吧!”
“根号2?”主人愣住了。
哪知那11岁的鬼灵精接着说:“根号2就是141421……就是,意思意思而已啦!”
人的心理,社会心理,在许多事情上是自相矛盾的。比如送礼就是。一方面主张“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方面又说“礼尚往来人之常情”,所以在送礼与收礼时,往往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倘若说:“根号2,收下吧。”那就大出新意,在心照不宜的笑声中,一切都“功德圆满”了。
根号2=141421又与“意思意思而已”谐音,这是又转一道弯。幽默往往表现为曲线的。这样,就在笑声中,更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