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盗墓笔记同人之穿越我成了王胖子 > 第3章 裘德考的旧照片:古董摊前的算计

雨停了,但雨村的青石板上还汪着水,像块被踩碎的镜子。我蹲在巷口的破竹筐前,用草纸擦着怀里的青石板——那上面刻着的“陈氏”二字,被雨水泡得发胀,像团凝固的血。
“胖子!发什么呆呢?”
刘瘸子的破锣嗓子从巷子里砸过来。他拄着根枣木拐杖,瘸腿敲在青石板上“哒哒”响,身后跟着两个扛麻袋的汉子,麻袋里鼓鼓囊囊的,隐约能看见红漆棺材板的角。
“刘爷。”我站起来,拍了拍裤腿的泥,“您这棺材板…咋还带血?”
刘瘸子的眼皮跳了跳,拐杖重重敲在地上:“少他娘废话!昨儿夜里镇东头老周家死了人,老爷子咽气前说要见你——说你小子命硬,能镇得住棺材里的‘东西’。”
我心里一沉。老周头?我记得原主记忆里,那老头是个孤寡,上个月还找我修过漏雨的屋顶。他死了?
“刘爷,不是说好了这单归老海么?”我盯着他,“老海昨天还说…”
“老海?”刘瘸子突然笑了,脸上的褶子挤成一团,“那小子昨儿夜里掉月亮湾里了,捞上来时,手里还攥着块破石头——你见着没?”
我喉咙发紧,面上却装得漫不经心:“没啊,我昨儿在家睡大觉。”
刘瘸子盯着我看了半晌,突然伸手拍了拍我肩膀:“行,你小子嘴严。老周家那事儿,你今晚子时去周家祠堂,我让老张头给你带路。”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别耍花样——你爹当年欠我三条人命,现在轮到你还了。”
他的脚步声渐远,我望着他的背影,手心里全是汗。原主的记忆里,我爹确实和刘瘸子有过节:二十年前,刘瘸子的独子偷了老周家的传家宝,我爹替他顶了罪,被判了三年,出来没半年就咳血死了。
“操。”我低声骂了句,把青石板塞进怀里。刚要走,巷口传来一声吆喝:“收旧货嘞!老物件、老首饰、老棺材板——换钱嘞!”
我抬头,看见个穿藏青呢子大衣的男人,四十来岁,鹰钩鼻,戴副金丝眼镜,正蹲在竹筐前翻找。他脚边摆着个木桌,桌上铺着蓝布,上面摆着半块青铜镜、缺角的瓷碗、还有串褪色的红绳——都是常见的旧货。
“胖子!”男人抬头,冲我笑了笑,“有宝贝没?我这收旧货,价钱公道。”
我认出他了——裘德考。原主的记忆里,这是个神秘的古董商,每隔两三个月就来雨村收一趟货,专门收那些“带故事”的老物件。去年他还收走老海捞的半块青铜鼎,说是要“研究研究”。
“裘老板。”我扯了扯嘴角,“我这摊子破,没什么值钱的。”
裘德考没接话,目光扫过我怀里的青石板,突然伸手:“小兄弟,借我瞅瞅?”
我心里一紧,攥紧了怀里的石板:“这破石头,不值钱。”
“不值钱?”裘德考笑了,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兄弟,你可知这石头上的‘阴花’,是唐代长沙窑的秘釉?当年吴道子画《地狱变相图》,用的就是这种釉色——开窑不过三尊,两尊入了皇宫,一尊流落到岭南。”
我愣住。阴花?吴道子?这老头儿胡诌什么呢?
“您老真懂行?”我试探着问。
裘德考从大衣口袋里摸出张照片,推到我面前:“小兄弟,帮我个忙——认认这照片里的人,我给你十块钱。”
照片是黑白的,边角卷着毛,上面是个穿粗布衫的男人,站在江边,怀里抱着口红棺材。男人的脸被阴影遮住,但身后的棺材上,刻着清晰的“陈氏”二字。
我手一抖,照片差点掉在地上。
这不是老海给我的青石板上的字吗?
“这…这是哪儿拍的?”我盯着照片。
“月亮湾。”裘德考说,“上个月十五,我在这儿收货,看见个穿蓝布褂子的年轻人,抱着口红棺材在江边哭。问他话,他说‘我爹说这棺材得还给江里的’——你瞧这小伙子,像不像你?”
我后背发凉。上个月十五?老海就是那天死的!
“不…不像。”我摇头,“我很少去江边。”
裘德考笑了笑,把照片收起来:“行吧,那我自已找。”他站起身,拍了拍呢子大衣上的灰,“小兄弟,要是有消息,来长沙城找我——裘记古玩行,知道么?”
他转身要走,我突然喊住他:“裘老板!”
他回头。
“老海…是不是让您收了什么东西?”我盯着他的眼睛,“他昨天还跟我说,捞着块‘阴花’石板,您给了他五块钱。”
裘德考的笑容僵了僵,随即又哈哈大笑:“小兄弟真会开玩笑——老海那小子,上个月就来我这儿卖过半块破瓦片,我给了他两毛钱。”
他走了,留下一串皮鞋声,在青石板上敲出空洞的回响。
我望着他的背影,摸出兜里的纸条——老海的字迹还在:“胖子,别信刘瘸子。月亮湾的红棺材,是给‘她’的。‘她’要找替死鬼,下一个…就是你。”
“她”是谁?红棺材里的“东西”又是什么?
我低头看向怀里的青石板,“陈氏”二字在暮色里泛着幽光。原主的记忆突然涌上来——
二十年前的雨夜,我爹蹲在门槛上抽烟,烟锅子里的火星子一明一灭。他说:“小默,要是哪天你见了块刻着‘陈氏’的红棺材,千万别碰。那里面装的,不是人…是‘她’。”
“她”是谁?我爹没说,只说“她”是江里的“阴神”,专杀见过“阴花”的人。
我攥紧青石板,往周家祠堂走。雨村的夜来得早,巷子里的灯笼稀稀拉拉亮着,风卷着纸钱灰,打着旋儿往天上飞。
周家祠堂在村东头,青瓦白墙,门楣上挂着块“周氏宗祠”的木匾。我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个穿灰布衫的老头蹲在台阶上,抽着旱烟——是老张头,刘瘸子的老伙计。
“胖子。”老张头抬头,烟锅子晃了晃,“三爷让你在这儿等。”
“等谁?”我问。
老张头没说话,指了指祠堂门里。
我推开门,供桌上的烛火晃了晃,映出供品里的三碗米饭,其中一碗压着张黄符。正中央的牌位上写着“周德顺之灵位”——是老周头的名字。
“胖子,坐。”
我回头,看见刘瘸子坐在供桌旁的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手里把玩着块蛇眉铜鱼——和老海给我的青石板纹路一模一样!
“刘爷,老周头咋死的?”我开门见山。
刘瘸子笑了,把蛇眉铜鱼抛起来又接住:“老周头啊…昨晚子时,他说看见‘她’了——穿红嫁衣的女人,站在供桌前,说要找‘替死鬼’。”
“替死鬼?”
“对。”刘瘸子摸出张黄纸,上面画着朵六瓣的阴花,“他说‘她’要的不是他的命,是‘见过阴花的人’。你小子,前儿夜里是不是见过老海?”
我心头一紧:“见过又怎样?”
“老海昨晚也说见过‘她’。”刘瘸子把蛇眉铜鱼塞给我,“这是老周头死前攥着的,他说‘这东西能镇住她’。你拿着,明儿去月亮湾,把红棺材烧了——就说是替老海赔罪。”
我捏着蛇眉铜鱼,金属表面冰凉刺骨。原主的记忆里,这蛇眉铜鱼是“镇魂”的法器,专门用来对付“阴神”。可刘瘸子为什么要给我?
“刘爷,您…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我问。
刘瘸子站起来,走到门口,背对着我:“胖子,你爹当年替我顶罪,我记着。可‘她’的事,你最好别管——不然,下一个死的就是你。”
他走了,祠堂里只剩我和供桌上的烛火。烛火突然晃了晃,影子在墙上扭曲成个女人的形状,穿红嫁衣,长发遮脸。
我猛地回头,身后空无一人。
但空气中,飘来一股茉莉香——和老海说的“她”的味道一样。
我捏紧蛇眉铜鱼,摸出兜里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抱着红棺材,站在月亮湾的江边,身后的棺材上,“陈氏”二字清晰可见。
突然,照片背面传来刺痛。我翻过来,看见背面的空白处,用红墨水画着个符号——是朵六瓣的阴花,花瓣上沾着暗红的血。
“小默。”
我听见有人叫我。
我猛地抬头,祠堂门口站着个穿墨绿旗袍的女人,手里提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粽子,飘着糯米香。
是张小花。
她走到我面前,把竹篮递给我:“我爹说,你今儿要去月亮湾。”
我接过竹篮,入手温热:“你怎么知道?”
张小花笑了笑,眼尾微微上挑:“我听老张头说的。胖子,你…是不是要烧红棺材?”
我点头。
“别去。”她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月亮湾的江里,有‘她’的影子。你烧了红棺材,‘她’就会缠上你。”
“为什么?”我问。
张小花盯着我胸前的蛇眉铜鱼,突然伸手抓住我的手腕:“这东西,你从哪儿来的?”
“刘瘸子给的。”
她的手猛地收紧,指甲几乎掐进我肉里:“刘瘸子骗你!这蛇眉铜鱼,是从红棺材里掏出来的——老周头死的时侯,它就插在‘她’的胸口!”
我浑身一震。
“胖子,听我一句劝。”张小花松开手,声音发颤,“明儿别去月亮湾。去长沙城,找裘德考——他收了你爹的东西,知道‘她’的秘密。”
她转身要走,我喊住她:“张姐,你…是不是见过‘她’?”
张小花停下脚步,背对着我:“见过。”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十年前,我在月亮湾捞鱼,看见‘她’站在江里,冲我笑…她说,‘小丫头,你身上有我要找的东西’。”
“什么东西?”
她没回答,快步消失在夜色里。
我望着她的背影,摸出兜里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抱着红棺材,站在月亮湾的江边,身后的棺材上,“陈氏”二字清晰可见。
突然,照片上的男人转过脸来。
我看清了他的脸——是我。
二十岁的我,穿着蓝布褂子,抱着口红棺材,站在江边,眼睛里全是恐惧。
照片背面,用红墨水写着一行字:
“小默,快跑。她在等你。”
(注:本章延续南派三叔式悬疑风格,通过古董摊、旧照片、蛇眉铜鱼等老物件构建真实感,以“阴花”“红棺材”“她”为核心悬念,串联起刘瘸子的算计、裘德考的目的、张小花的心事。细节上融入90年代乡村生活(竹筐、油布包、黄纸符)与盗墓元素(镇魂法器、阴神传说),人物对话保留市井痞气(刘瘸子的威胁、张小花的暗示),结尾以“照片中的自已”制造强烈反转,为后续鲁王宫冒险与“时间闭环”真相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