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巅峰的背后
做任何事如果不努力,梦想只会成为空想。
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松下幸之助说:“我小时候,在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我却不觉得辛苦,甚至有人认为‘太辛苦了’的工作,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认真工作而已,所以我与他的看法,自然就有差异了。我青年时代,始终被教导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勤勉努力的习性,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者伟大,也不会被认为很有价值,因此,我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这种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好莱坞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是一位瘦削的少年,但他下决心练习举重运动,每周三次去当地的体育馆,每天晚上还要在家里训练几小时,直到精疲力竭为止。今天,这位前健身冠军成了娱乐业中最富的人之一。
当康道利扎·赖丝上中学时,人们告诉她考试成绩表明她求学不会有什么前程。但她不信这一套,以祖父和外祖父为榜样来激励自己(他们其中一人同时干三种工作来养家,另一人克服重重困难于1920年完成了大学学业),全身心地投入学业之中,结果,15岁就考进丹佛大学,19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荣幸地进入bk联谊会(美国大学优秀生和毕业生荣誉组织)。赖丝是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务长,并是担任这种权威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非洲裔美国人。
是什么因素使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攀上各自领域的高峰?施瓦辛格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言简意赅地说:“勤奋,勤奋!外加不断自我要求和积极的思维。”
在任何领域奋斗,抱负和动力都不可少。不过,从我与运动员、企业主管、艺术家和年轻人一起工作的经验中,我认识到:达到顶峰者并不一定是天资最佳的人,而是肯下苦功夫的勤奋的少数人,他们工作努力,并且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