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定地走
马俊仁,被誉为中国田径界的“奇人““一代名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俊仁培养出了王军霞、曲云霞等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获一金一银。国际田径联合会高度评价了马俊仁的成就,把他的“马氏训练法”列入国际权威训练理论。
如今马俊仁功成名就,然而他的成功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的挫折。
1983年3月,马俊仁带着仅训练了4个月的弟子王莉、刘艳菊参加在上海嘉定举行的第五界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比赛开始时,体能占绝对优势的王莉一路领先,至30公里处把其他队员远远地抛在后面。但就在这时,在观众席上的马俊仁突然发现王莉的白跑鞋上渗出了红色,他的头“嗡”的一声,王莉的脚磨破了!王莉忍着钻心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向前迈进。当她以第9名的成绩跑到终点的时候,晕了过去。辽宁队本来可以到手的一块金牌就这样眼睁睁地丢了,士气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
原来,赛前时间紧张,马俊仁不得不采取高强度的训练,然而这需要完备的调养手段。因为缺乏这样的条件,王莉出现了胫骨前肌炎,但她仍然坚持训练。马俊仁对此缺乏准备,对王莉采用热疗的方法,这样的结果是炎症消失,疼痛也没了,但是脚底的硬茧却也给热水泡软了。
这对马俊仁无疑是当头一棒,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别人的冷嘲热讽是次要的,他自己也开始怀疑他的训练理论。比赛结束后,他暂时放弃了中长跑事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又当起了中学教师。他想利用短暂的休息调整一下心态和状态,然后再做打算。
马俊仁曾这样回忆当时那段痛苦历程:“当时风言风语很多……说我不是什么本科的,也不是专业出身,训练不科学。我确实感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够,怎么办呢?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则认为二人行,也必有我师。和我一起训练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优点,我要想法把他们的优点学到手。我把一个人的经验学到手就是一份力量,我把100人的经验学到手,就有100份力量,这样就提高了我的能力。”
经过5年的积蓄,1988年复出的时候,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创的训练方案,厚积而薄发,马家军很快声威大震,在国内国际大赛上摘金夺银。
1994年,在斯图加特世锦赛和北京七运会后,马家军内部矛盾激化,终至师徒反目,一夜之间,他呕心沥血培养的队员人去楼空;他又出了车祸;还未能养好伤,他的老父亲又离开人世;他旧病复发,被人拖进了手术室……对马俊仁而言,可谓命运多舛!然而,他没有被挫折打倒,又重新组建“马家军”。“马家军”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在赛场上创造出了新的奇迹,比如在2000年2月20日举行的北京国际公路赛上,由马俊仁担任主教练的中国女子中长跑队捧得该项赛事女子组冠军,以马俊仁新生代弟子领衔的大连经济开发区队夺得友好组冠军,随后在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暨中日对抗赛上,又获得女子1500米和3000米冠军,并有多名队员打破女子3000米亚洲纪录,再次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试想,如果马俊仁在1983年嘉定失败之后一蹶不振,失去对自己训练方法的信心,那么肯定没有日后在国际国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辉煌业绩。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踩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然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环境,都不能把自己贬值,只要坦然面对逆境,认清自己的价值,就一定会有告别挫折的一天。